關于假面劇的較早的可靠記載見于《三國史記》,據(jù)該書說在九世紀的統(tǒng)一新羅時代有三種木偶劇演出?!陡啕愂贰繁砻髟诟啕悤r代木偶劇繼續(xù)上演,該書提到在高宗31年(1244年)上演的劇種中有假面劇。
在朝鮮王國時代曾經(jīng)設立一個專門管假面劇演出的官職,因此假面劇有了很大發(fā)展,演出假面劇成為朝廷的一種正式活動。然而在1634年,這個官職被取消,假面劇只得轉向平民。假面劇分成四類,其中三類是按照演出的地點命名的。
山臺假面劇
在四種假面劇中,較有名的是山臺劇。山臺劇是按照王室主管假面劇的官職名稱命名的。山臺劇有10幕,13場,都是按照每一幕和每一場中的主角命名的。例如幕是“長老”。第二幕是“麻子和尚”。第三幕是“黑臉和尚”。第四幕是“干眼和尚”,如此等等。象“傀儡”木偶劇一樣,山臺劇的內容也是典型的兩班及其妻妾的三角關系。山臺劇諷刺朝鮮王朝的貴族,嘲諷叛教的和尚。
山臺劇全是由男演員演的,這些演員在傳統(tǒng)的韓國鼓、弦樂器和官樂器伴奏下表演和舞蹈,這些樂器奏出根據(jù)民歌、佛教誦經(jīng)、薩滿教祈禱等編的調子。山臺劇也有一個木偶和一套24副假面具,每個演員戴一副假面具。山臺劇是在村里廣場上的臨時搭起的露天舞臺上演出的,演出的時間是節(jié)假日,例如陰歷五月五日端午節(jié)或者薩滿教祈雨的日子。這種劇從日落后開始演出,一直繼續(xù)到深夜。
這種獨特的韓國戲劇已經(jīng)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民眾的的支持。只是在京畿道楊州一個村子的一個劇團還演出這種劇。在大約90年前曾經(jīng)在組織一個劇團,成為近代韓國山臺劇的正宗表演者,但是在50年后,這個劇團解散了。在政府支持下,這種劇得到了恢復,并被定為的一種無形文化財產(chǎn)。
海西假面劇
海西假面劇也是在端午節(jié)演出的,演出地點是北方黃海道海州地區(qū)。它的起源無法考證,不過據(jù)信是在差不多與山臺劇同一時候創(chuàng)造的。這是一種七幕劇。角色隨著演出地點而略有不同,但是總的角色同傀儡劇和山臺劇差不多一樣。
河回假面劇
慶尚北道河回地區(qū)的河回劇是在陰歷正月初二村里過節(jié)的時候演出的。據(jù)村里的老人說,這種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500多年以前。
前兩種假面劇是為了公眾的娛樂而演出的。與這種情況不同,河回劇的目的是安撫兩個去世婦女的靈魂,據(jù)信這兩個婦女擁有影響這個村莊的潛在的魔力。這種假面劇是這個村莊為祛除邪怪而舉行的儀式的一部分。
五廣大假面劇
第四種假面劇出現(xiàn)在慶尚南道,這種劇是一種被稱為“五廣大劇”(五個小丑的戲?。┑囊环N技巧的劇。這些丑角明顯地是“五方將軍”,也就是守衛(wèi)北方、南方、東方、西方和中央的陣地的將軍。這種劇是在陰歷正月十五由村里業(yè)余人員在村里通曉戲劇的長者指導下表演的。
咨詢電話:
北京:
18501137656
全國:
4006039136
微信號:smdzxmr
微信號:victor-95397
版權所有:8682整形網(wǎng) CopyRight 2006-2017 All Rights Reserved
本站信息僅供參考,不能作為診斷及醫(yī)療的依據(jù)。
本站部分內容來源于互聯(lián)網(wǎng),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,請與我們聯(lián)系。
鄭重聲明:未經(jīng)本站授權,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或建立鏡像,如有違反,追究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