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唱特有的長短節(jié)拍、旋律和唱法是韓國傳統(tǒng)藝術文化的代表。清唱出現于市民文化發(fā)達的朝鮮時代(1392-1910)中期, 而相關作品的確切創(chuàng)作年代和創(chuàng)作者現今已不可考。因為清唱是經由演唱者以口授的方式發(fā)展并流傳下來的。當時,專門從事清唱的人社會地位很低,清唱也只是一種底層的市民文化形式。而到朝鮮末期,清唱受到官僚階層歡迎,流傳的范圍也得到擴大。清唱原有12首,流傳今只剩下了春香歌、沈清歌、興夫歌、赤壁歌和水宮歌。一般,一場清唱表演歷時4-5個小時。2003年, 清唱被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。
韓國清唱是什么?韓國清唱經典作品
清唱經典作品
春香歌
改編自高麗時期的古代小說“春香傳”,講述了妓女的女兒成春香和官宦子弟李夢龍之間的愛情故事,被評為清唱五大經典作品中文學藝術價值的作品。歌曲有“戀歌(Sarangga)”、“離別歌”、“獄中歌”等。
沈清歌
改編自高麗小說“沈清傳”。貧窮的沈清沒有錢買米以向菩薩祈求恢復父親眼睛光明,不得不拿自己的生命作為貢獻給龍王的祭品來交換錢財。龍王被沈清的孝心所感動,不僅救了沈清,還讓他們父女倆再度重逢。故事強調要孝敬父母。
興夫歌
改編自高麗小說“興夫傳”,講述了有錢卻黑心的哥哥和貧窮但善良的弟弟兄弟之間的故事。善良的興夫為腿受傷的燕子包扎傷口,作為報答燕子幫助興夫成為一個有錢人;黑心的哥哥為成為更富有的人,故意將燕子腿折斷再進行包扎,較終得到了應得的報應。故事強調”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”的道理。
赤壁歌
改編自中國小說“三國演義”,的歌曲有“三顧草廬”和“赤壁大戰(zhàn)”等。
水宮歌
取材于高麗時代的小說“兔子傳”,講述了為取兔子肝解龍王之病而來到陸地的海鱉的故事。戲中人物間常有嘴角之爭,內容生動有趣。(編輯/lily)
咨詢電話:
北京:
18501137656
全國:
4006039136
微信號:smdzxmr
微信號:victor-95397